為進一步強化揚塵污染綜合整治,加強社會監督,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發了“揚塵隨手拍”系統,并于12月1日上線運行。“揚塵隨手拍”系統將依靠群眾監督力量,進一步拓寬問題發現渠道,為監管部門快速、精準解決群眾身邊突出揚塵污染問題,提供有效路徑,切實形成全社會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在日常生活中,群眾如果發現了施工工地(建筑、市政、水利、公路、拆遷工地等)、道路、渣土車運輸、工業企業料場堆場、港口碼頭、露天礦山、垃圾填埋場、建筑垃圾消納場等方面的揚塵污染問題,可對問題進行拍照或錄制視頻,并進入相關微信公眾號,進行問題反映。
合理有效的監管揚塵污染,不僅僅接受市民的監督投訴就行,還需要建設配套的揚塵監測系統,幫助治理監控揚塵污染。
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求對其環境數據進行在線遠程監測,例如:溫濕度、PM2.5、PM10、噪聲、風速、風向等監測要素信息。
為此,建大仁科推出一款揚塵監測系統,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揚塵的排放程度進行客觀、科學、準確的量化和評價,是建筑工地,城市管理,大型工廠企業揚塵排放濃度監測的首選,也是環保,建設,城市管理,交通,市政等相關部門對大氣污染懸浮顆粒物排放源頭控制評價的重要依據。
建大仁科揚塵監測系統由揚塵監測站、傳輸系統、監控軟件云平臺及噴淋系統(霧炮)組成,利用物聯網感知、數據無線通訊、數據庫和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集要素采集、數據傳輸、統計分析與多維數據展示為一體,實時監控監測點要素,通過GPRS/4G無線方式將環境監測要素上傳至云平臺。該系統充分考慮揚塵監控系統實際需要和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根據監測點現場的特點,設計選用功能適合現場情況,符合揚塵監控要求的系統管理方案,具有實時數據圖表展示、數據超限報警以及對數據記錄、查詢、統計、報表輸出等多種功能。該系統還可與各種污染處理裝置聯動,以達到自動控制的目的。

(1)揚塵監測站能夠采集空氣溫濕度、噪聲、PM2.5PM10、TSP、風速風向、大氣壓力、SO2、NO2、CO、O3等環境要素的實時數據,并通過通訊模塊將所有的數據上傳,主要被用在各類在建工地中進行環境監測。
(2)通過GPRS/4G進行數據上傳,現場無需布線,僅通過一張小小的手機流量卡通過GPRS天線實現數據對接企業和政府平臺,十分方便。
(3)揚塵監測云平臺采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開發,基于B/S結構開發,通過電腦網頁、手機APP等多種終端登錄后,可對揚塵監測站進行遠程管理,如設置各參數的限值,開啟電話、短信、郵件等報警方式。當平臺接收的實時數據超過限值時,系統將第一時間以平臺設定的報警方式給管理人員發送報警信息。


(6)建大仁科揚塵監測系統可免費對接政府揚塵監管系統,實現數據共享,遠程監測現場揚塵的實時排放情況。
